行业观察

法治教育

著作:王华南律师

 

打开百度输入:“法治教育”,所有的搜索结果均为“法制教育”,百度自动纠错功能甚至直接提示正确输入应为法制教育。法治(英语:rule of law),是一个法律原则,指在社会中,法律是社会最高的规则,具有凌驾一切的地位,不得轻慢。所谓“凌驾一切”,指的是任何人包括管治机构、法律制订者和执行者都必需遵守,没有任何人或机构可以凌驾法律,政府(特别是行政机关)的行为必须是法律许可的。“法治”这一概念与“人治”相对,前者强调依法治国,而后者强调以领导人的个人才德治国,前者要求国家的统治阶级均应该在现行法律的规范下治理国家,而后者统治阶级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治理国家。作为现代国家,法治是实现长治久安的基本国策,也是落实人民民主的根本制度保障。1997年,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 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的基本方略。1999年,将“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载入宪法。入宪至今,作为治国基本方针的法治,其是何物,对我们的生活、对国家的治理又有怎样的重要性,却从未曾深入广大老百姓的人心。

 

为什么要进行法治教育。

 

1、法治教育能增进民众的自觉守法性。

 

近年来,我国各地开展了形式各异的“法制教育”活动,其主要以法律的具体规范为内容,以对告之法律的惩罚性后果为宣传模式,已达到教育民众遵纪守法的目的。无可厚非,这样的法律教育活动,对民众树立基本法制观点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尤其在刑事违法方面确实有着立竿见影的效果,然而其在民事领域却收效较小。暴露出的典型之一就是执行难。对于已经生效的判决,因执行法官往往缺少比较有效的惩罚手段,使得因判决而产生义务的一方往往不愿意主动履行判决。解决这类问题有两个办法:一是从立法层面加强不履行判决的惩罚力度,二是从教育方面增强老百姓对履行判决的社会价值的认识。法制教育解决是前者,而法治教育解决则是后者。法制教育有其必要性,然其只能治标而不能治本。其只能使民众畏惧法律而被动的遵守法律。纵观历史,再强的法制教育也比不过明太祖在位时每户一本《明大诰》的法制宣传力度。而法治教育则能从大到国家、社会,小到家庭、个人的各个层面从意识形态上教育民众自觉遵纪守法。

 

2、法治教育能够提高国家机关执法质量。

 

法治教育针对的对象不仅是普通老百姓,还应包括国家机关的公职人员。这里应该对法治教育中的“法治”做扩大的解释,法治教育不仅应该涉及法治的基本精神以及国家的基本法律体系,还应包含法的基础性原则以及基本法律思维。由于我国历史的原因,中国社会一直都是官本位的社会,作为国家公职人员,不管是基层公务员还是身居高位的领导干部,其法治意识都是相对淡薄的。现实生活中,领导的指示在其机构内影响力往往大于相关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如,我国各地大量存在的不给计划外生育的孩子落户籍的问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和公安部《户口登记条例》,父母双方、一方具有中国国籍,婴儿出生在中国的,具有中国国籍并户籍应该得到登记。中国并没有任何一条法规、法规、部门规章规定计划外生育的孩子不能给与户籍登记。然后,各地计生部门迫于有限的强制手段,往往通过地方政府施压地方公安局,要求不给计划外生育的孩子落户。这一现象充分的表现出国家机关公职人员尤其是领导干部法治意识的欠缺。作为国家公职人员,其更应该理解法治在国家生活中的重要性,其更应该是法治的维护者和拥护者。作为普通老百姓,我们不断的谴责政府官员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然而试问又有谁曾经告诉过我们的官员什么法,什么是法治吗?

 

3、法治教育能强化的人民群众的参政议政意识。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法制国家,同时也是一个人治底蕴深厚的国家。因此,老百姓总是期待者明君、好官的出现,将对美好生活的期望寄托于伟人。然而,谁担任施政者却从来都不是老百姓能够选择的。因此,对于政治绝大部分老百姓都只愿成为旁观者。这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根深蒂固的人治思想。法治的核心是依法治国,法是专门的立法机构制定的,专门的立法机构是由人民间接或者直接选举的代表组成。法治要求所有国家机构都只是法律的执行者,国家的所有事物都在法律框架内,而法律就是人民制定的。法治教育,能让民众认识到个人的政治生活对于治理国家的重要性,民众通过人大将自身的见解变成法律、法规,而法律、法规又能通过国家机关的执法、司法反作用于民众的个人生活。法治教育,能增强民众的国家主人翁意识,积极参政议政,其至少可以减少类似申纪兰这样不作为的人大代表。

 

法治教育之利并非三言两语可以概述,但它确实是当年中国所需要的,是国家、民族、社会进步所需求的。我国应开展多样形式的法治教育,如在大学开设法治教育的必修课,在大学生中倡导法治思想。在社区中,开展理论层次相较低的法治宣传。在国家机关中,将法治教育作为思政政治工作中一部分来抓。通过多样化的法治教育,使法治得到全社会的普遍认同,从而扭转统治千年的人治观念,最终促进我国精神文明与政治文明的发展。